2016年水瓶座 水瓶座2018
2024-03-23 13:12:12 | 作者: 首歌
大部分宝宝从10个月开始就可以尝试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学步,15个月就可以独立行走了。在这个阶段,宝宝的快速发育给了他们的家庭无限的惊喜。那么这期间父母应该为宝宝做些什么呢?
我们来看看宝宝的小脚有什么特点。
1.宝宝的脚掌很厚,看起来胖乎乎的。那是因为宝宝的脚掌脂肪层比较厚,脚掌的足弓还没有发育完全,不能完全吸收震动。所以宝宝走路总是摇摇晃晃的,重心无法像大人一样稳定。
2.更容易出汗。
除了宝宝脚底脂肪层厚,因为新陈代谢快,宝宝脚掌容易出汗,鞋子不合适会影响宝宝学步。
一般来说,宝宝学走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。有的宝宝超重,走路相对晚一些。
8个月:宝宝的生长发育有自己独特的“时间表”。一般8个月后,在外力的帮助和父母的搀扶下,就可以开始站立了。
10个月:宝宝已经可以尝试自己站立,可以在家人的指导下东倒西歪,即使走路深脚浅脚,摇摇晃晃。
2个月:宝宝可以一边拿东西一边走路。接下来,宝宝一定要学会放手,走2~3步。这时候蹲就是最重要的发展过程。家长要注意训练宝宝站立和下蹲时连贯的动作。
13个月左右:家长不仅要继续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和身体与眼睛的协调性,还要重点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条件的适应能力。
3 ~ 15个月:宝宝能很好地行走,对周围事物的探索能力逐渐增强。同时,他也逐渐发展了上下台阶的能力。父母此时应该满足他的好奇心,让他积极发展。
婴儿容易骨折、烧伤、脱臼等。在蹒跚学步的过程中。家长要格外小心。
1.破裂
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运动能力发展较快,但感知能力相对滞后,所以具有活动协调性差,对危险无意识的特点。因此,他们在蹒跚学步的早期特别容易发生频繁的磕碰和跌倒,甚至可能造成身体创伤和骨折。
燃烧
高温液体、固体或蒸汽造成的伤害统称为烫伤、开水、汤锅、热油.如果这些东西放置不当,幼儿有机会接触到,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,一不小心就悔之晚矣。
脱臼
脱位是指关节头滑出关节窝,使关节无法正常活动。宝宝关节发育还不成熟,韧带松弛,关节囊不够稳定,腿部力量不足,所以蹒跚学步。结果他的父母喜欢拽宝宝的手,他的肩膀比较硬,容易导致肩关节变白。
家长要给宝宝创造条件开始学步。对于婴儿来说,第一次良好的行走体验非常重要。
1.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,如果宝宝因为路面不平而磕磕绊绊,会挫伤宝宝学习走路的积极性,让宝宝害怕走路,不愿意放开大人的手,所以一定要选择平坦的路面来练习。
2.宝宝刚开始练习走路的时候,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。宝宝步伐灵活后,可以将双手张开,距离宝宝50cm左右,随时保护宝宝。
3.父母站在宝宝身后,双手托住宝宝的腋窝,让他向前走;或者用长浴巾穿过宝宝的胸部和两侧的腋窝,教他如何走路;家长也可以做一条两寸宽的环带,套在宝宝身上,从后面抓住带子,帮助他走路。
4.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,但练习次数可以逐渐增加。一步一步,从轻手轻脚牵着手到一个人站着,最后一个人走几步。只要宝宝能走几步,就让他每天练习走路,但走路时间不能太长。
5.宝宝能走几步的时候,就让宝宝在地上玩球。当球向前滚动时,婴儿自然有追逐的欲望,他不在乎a
初学走路遇到的风险比学坐爬的风险大,更要注意环境安全。
1.如果家里铺的是木地板,当然是最好的,而且最好在瓷砖上垫上有一定摩擦力的拼图垫,可以有效防止挫伤和摔伤。
2.开水瓶、热水杯、汤碗、油锅等物品不仅要远离宝宝,还要放在宝宝根本接触不到的地方。
3.宝宝蹒跚学步时,爸爸妈妈可以用双手托住他的腰,帮助他站稳。
4.如果宝宝不想站,不想走,不要勉强,更不要拉他。
参考书
1.《妈咪宝贝》编辑部,全合一育儿问题,青岛出版社,2011年1月。
2.单若冰,《育儿早教大全》,青岛出版社,2012年10月。
3.梅花主编,新妈妈养孩子天天学,中国纺织出版社,2013年1月。
4.刘伟主编,《婴儿健康快速词典》,人民军医出版社,2015年6月。
5.孟非主编,《妊娠、分娩与育儿》,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3年1月。
6.陈咏梅,最新版婴儿养育实用百科,安徽科技出版社,2012年6月。
版权声明: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持权属证书联系本网站。
六合号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如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可以联系客服处理